当前位置:园林网 > 园林新闻 > 浙江园林 > 正文

浙江日报:漫山的毛竹林还会更绿

发表时间:2025-01-17 作者:省林业厅 资料来源:不详
放大 | 缩小
1348626  365园林网1月17日消息:

一根毛竹的生态蜕变之路让与会委员赞叹

漫山的毛竹林还会更绿

  一根毛竹怎么向生态产品蜕变?1月15日上午,在省政协环境资源界会议的间隙,省政协委员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建算了一笔账:一根长势较好的毛竹可以卖到18元左右;如果加工成竹桌签,能做20个至30个,经济效益能翻20倍以上。

  这串数字,引起了与会委员的赞叹。

  前些年,张建委员和科研人员跑遍了省内16个毛竹主产区,发现竹林有抛荒现象。调研发现,人工成本抬升、劳动力短缺是重要原因。更重要的是,竹产业停留在外卖、酒店等一次性用品领域,卖资源不值钱、卖产品偏低端,产业发展存在瓶颈。

  如今,竹产品打上了生态产品的标签,附加值直线上升。今年,省林业局联合省发展改革委、省生态环境厅、省机关事务管理局,共同发起“以竹代塑”进两会活动,多个代表委员驻地会场上,竹桌签替代了塑料桌签;在各驻地公共展区,竹键盘、竹计算器、竹编热水壶等新鲜竹制品,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。

  “这些都是安吉的产品!”省人大代表,湖州市安吉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、主任何晓红热情地介绍。作为国家“以竹代塑”应用推广基地,安吉拥有竹加工企业近千家。“我们组建了专家智库,引导企业和科研院校搭建创新联合体,大力培育龙头企业。”她说,目前安吉县竹产业产值突破190亿元。

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,深化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。“以竹代塑”正是低碳的一种解法,消费者愿意买单,企业更有转型动力,竹资源开发和保护能互为支撑。

  从卖产品到卖创意,再到卖环保和科技,生态产业一头连着美丽浙江建设,一头连着农民绿色共富。到2024年,全省约有300多万人从事与竹相关的工作,竹产业产值超过600亿元。

  眼下,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与企业共同研发的竹材定向刨花板,已进入量产试验阶段,正加快谋划项目落地。“它在建筑领域可以替代木材和钢材,竹子的用量非常大。”张建委员说,投产后,一根毛竹的经济效益能翻3倍,林农腰包更鼓了,漫山的毛竹林还会更绿。

(浙江日报 记者 胡静漪 来逸晨)



分享到:




【园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】:
① 凡本网注明"稿件来源:园林网"的所有文字、图片和音视频稿件,版权均属园林网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。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"稿件来源:园林网",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② 本网未注明"稿件来源:园林网"的文/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"稿件来源"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为"稿件来源:园林网",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。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
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园林网联系。

公众号
 
手机版
365园林网官方微信
 
365园林网手机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