园林网   苗木供应信息 苗木求购信息 苗木报价 苗木品种 园林新闻 园林助手 苗木图片 植物库 园艺

您所在的位置: 园林网首页 > 园艺频道 > 农业资料库 > 药材、经济作物 > 正文

藁本栽培技术与效益分析

互联网  2009-07-11    

cpro_client=richardmeng_cpr;cpro_at=text_image; cpro_161=3; cpro_flush=2; cpro_w=300; cpro_h=250; cpro_template=text_default_300_250; cpro_cbd=#FFFFFF; cpro_cbg=#FFFFFF; cpro_ctitle=#0000ff; cpro_cdesc=#444444; cpro_curl=#008000; cpro_cflush=#e10900; cpro_uap=1;cpro_cad=1; 藁本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藁本和辽藁本的根茎,以干燥品入药,主产于四川、陕西、江苏、江西、山东、湖南、河北等地,辽藁本主产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山区。为我国传统药材之一,对风寒感冒、癫顶头痛、鼻塞、身痛等症有较好疗效,此外,寒滞肝脏、脘腹疼痛亦可选用。 上世纪90年代之前,藁本的市场走势平平,销量少,价格低,不为业界重视。进入本世纪后,藁本的药用价值逐步显现,成为产销者和药农的关注品种之一,国内一些大型制药企业开发了大量以藁本为原料的产品,该市场开始呈现大货走动加快、批量成交频繁、需求量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,从2000年起需求量每年递增15%左右。近年来,供需矛盾日渐突出,导致藁本价格快速且大幅上涨,成为药材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品种。藁本市场持续升温,需求量从2000年的1000吨上升至2002年的2000吨,2004年再度上升至2300吨,2005—2006年再升至2500吨,2007—2008年已攀升至3000吨左右。市场售价也在节节攀升,已由2000年的5元—6元(千克价,下同),2001—2005年上涨至17—20元,2006—2007年再涨至24—28元,今年又涨至28—36元,香港市场的价格更是高达50港元,如此高的经济效益,如此大的市场需求,产区药农应及时抓住这一大好商机,以市场为先导,适时发展生产,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,增加农民收入。 现将该品种植技术介绍给大家。 一、生长习性 藳本喜凉爽、湿润气候,多野生于山坡、林缘及半阴半阳排水良好的地块,耐寒,忌高温,怕涝,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,但以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好,黏土或干燥瘠薄地不宜种植,忌连作。 种子在15—30的温度范围内均可萌发,但以20度的温度为最好,发芽率可达80%以上。种子寿命为一年,故隔年种子不能用。 二、栽培技术 选地、整地 据其生长习性,选适宜地块,耕翻20厘米,结合耕翻每亩施入圈肥或土杂肥2000千克,整细耙平,作成宽1米左右的平畦,畦间挖好排水沟。 繁殖方法 用种子或根芽繁殖,生产上以根芽繁殖为主。 种子繁殖 春播于4月上、中旬,冬播于封冻前,按行距20厘米开2厘米深的沟,选饱满种子均匀撒于沟内,覆土稍作镇压,浇水,秋种一般当年不出苗,每亩用种1—2千克。 根芽繁殖 于早春萌发前或晚秋地上部枯萎后,将根刨出,按大小分株,一般每墩可分3—4株,分好后按株行距15厘米X10厘米,开10厘米左右深的穴,每穴栽1—2株,栽后覆土压实,浇水,春栽覆土至根茎上2—3厘米,秋栽宜4—5厘米。春栽10—15天出苗,秋栽翌年春发芽。 田间管理 排灌、除草 苗期注意及时浇水,并中耕除草、松土。雨季注意排水防涝。 间苗、定苗 苗高3—4厘米时可适当间苗、补苗,待苗高7—8厘米时定苗。 施肥、间作 早春返青后,可适当施入土杂肥,每亩1500千克,开沟施人或用10千克尿素结合浇水施入,8月上旬生长盛期可适施腐熟圈肥或厩肥2000千克,配施15千克过磷酸钙做成复合肥施入。为增加经济收入,可于沟间适当间作玉米,且可作为遮荫、保湿之用。 病虫害防治 (1)白粉病 夏秋多发,为害叶片。防治方法:清洁田园,烧毁病株;发病初期喷50%托布津800—1000倍液,每周1次,连喷2—3次。 (2)虫害 主要有红蜘蛛等,可参照其它药材防治。 三、采收加工与保存 种子繁殖2—3年可收获,根芽繁殖两年可收获,管理好1年也可收获,于秋后地上部枯萎或早春萌芽前采收,刨出根茎,剔出残叶,抖净泥土,晒干即可药用,以身干、无杂质、香气浓者为佳。保存:放缸内或木箱内盖紧,在30度以下保存,防霉蚊。 四、药用价值 该品性味辛、温,入膀胱经,气芳香,具有发表、祛风散寒等功效,用于感冒风寒、巅顶头痛、风寒湿痹,肢节疼痛、寒疝腹痛、疥廯、鼻塞等症,除配方药外,还用于200余种中成药及新药、特药上。现代医学研究证明,藁本含挥发油,有镇静、解热及抗炎作用,并能抑止胃肠和子宫平滑肌,还能明显减慢耗氧速度,增加组织耐氧能力,加醇提取物有降压作用,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癣菌有抗菌作用。 五、市场与效益分析 近几年野生藳本已日趋枯竭,市场所需主要依靠人工种植 ,但由于人工种植时间短、规模小、产量低,市场缺口达70%以上,导致价格连年上涨,目前市场售价为28—36元,较前几年上涨1倍以上,因市场缺口较大,该品后市将有较大上行空间。 藳本的人工种植比较简单,适应性较强,技术要求不严格,易于管理,而且经济效益也很可观,是种植普通粮食作物收入的10—15倍,不失为农村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好品种。据有关专家对产区种植藳本的亩效益调查显示:按种后2年采收计算,以最低平均亩产约400—500千克计算,按市场最低的稳定收购价20元计算,2年收入为8000—10000元,平均每年每亩收入约4000一5000元,扣除种子、肥料、农药及人工等多项费用约1000元左右,每年每亩纯收入为3000—4000元左右。 作者: 丁乡( 佚名)

蛹虫草的生物学特性与人 怎样莳养灵芝 山区经济开发的选择--金
五倍子采收与加工 藤三七 新型花生收获机
《中药材种植技术》 长兴紫笋茶 丝瓜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
棉花苗期病害的发生及其 佛手瓜能进行立体种植吗 葛根加工与利润

分享到:


加入收藏】【  】【关闭

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及时处理,谢谢
中华园林网版权所有 2005-2006 |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| 法律声明 | 服务条款 | 隐私声明 | 联系我们
中华园林网版权所有 2005-2006 | 客服电话:0571-89900732
中华园林网客服QQ:623973149
supply.x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