园林网   苗木供应信息 苗木求购信息 苗木报价 苗木品种 园林新闻 园林助手 苗木图片 植物库 园艺

您所在的位置: 园林网首页 > 园艺频道 > 农业资料库 > 水产养殖 > 正文

日本锦鲤人工繁殖技术

中华园林网  2006-09-29    

日本锦鲤体态优雅高贵,有大正三色,红白锦鲤等品系,隶属鲤形目、鲤科、鲤鱼属,为鲤鱼的变种,原产于我国,16世纪传入日本,经日本人数百年选育,成为名贵大型观赏鱼类之一。随着休闲观光旅游业的发展,日本锦鲤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不断提升,已是休闲观赏渔业的当家品种。本文着重介绍日本锦鲤的人工繁殖技术。 1.亲鱼选择 应选择品种特性明显,体格强健,体色鲜艳,色斑呈云朵状,色纯无杂点,遗传性状稳定,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作为后备亲鱼。亲鱼要3龄以上,♀鱼体重2.5kg以上,♂鱼体重2kg以上,♀♂比例1∶1,但以1∶2为佳。 2.亲鱼的强化培育 亲鱼要♀♂分养,一般可用水深1.2m,面积100m2的水泥池暂养,每个池子可放养4尾~8尾,微流水养殖,要求水中溶氧量5mg/L以上。水温18℃~22℃。投喂鲤鱼浮性饵料,必要时搭配鳗鱼饵料,投喂量以每天亲鱼重的2%计算,上下午各投喂1次。 3.催产孵化 (1)催产孵化池条件 可准备10个4m×1.5m×0.8m的水泥池备用,池顶要搭盖遮阳网和塑料薄膜,防止酸雨,避免强光。设置小水塔,采用砂滤后的微流水,充气泵增氧,每池可放入3个气石,水深控制0.6m,水温控制在22℃~24℃。池中套放3.4m×1.2m×0.8m网箱,用4根竹竿架于池上方,每根竹竿每隔25cm系上1个消毒后的棕片鱼巢。 (2)催产前的检查 在水温21℃时,就可以开始检查锦鲤的性腺发育情况,若亲鱼性腺尚未明显发育,可以用LRH-A2催熟,♀鱼0.3μg/kg,♂鱼减半,背肌注射。性腺发育好的不需催熟。8天~10天后再次检查,当♀♂鱼腹部膨大、性腺轮廓明显、柔软、泄殖孔微红,轻挤有少量精卵排出,说明亲鱼性腺发育已成熟,可以立即移入催产池进行催产。 (3)催产药物及剂量 催产药物选用LRH-A2,注射剂量♀鱼1.5μg/kg,♂鱼减半,在胸鳍基部注射。注射完后将亲鱼放入催产池,每池放入1♀1♂或1♀2♂,充气、微流水刺激,经激素催产后,效应时间21~43小时。 (4)产卵受精 一般在凌晨4点,♂鱼开始在鱼巢之间激烈追逐♀鱼,经半个多小时完成产卵受精过程,鱼卵粘附在鱼巢网箱上。天亮时可将亲鱼移回亲鱼池作恢复性养殖,个别亲鱼经驯养后进行第2次产卵。3龄~4龄锦鲤一次产卵为10万粒~30万粒,受精率一般为80%~90%。 (5)孵化 检查产卵情况,若受精卵多,可将鱼巢移入其它池子,每池控制在5万粒~10万粒,然后全池泼洒1ppm亚甲基兰,防治水霉。受精卵在22℃~24℃左右的水温条件下可在76小时~92小时孵出鱼苗,孵出时间与水温呈负相关。 (6)暂养 刚孵出的鱼苗游泳能力很差,常附于网箱边、鱼巢中。当2天~3天后,卵黄囊消失得剩一点时,消化系统初步形成,幼苗进入平游阶段,这时可开口摄食,可投喂单胞藻,150目筛绢过滤的鸡蛋黄、食母生、豆浆等。在网箱中喂养3天~5天后,鱼苗鳔充气,卵黄囊完全消失,鱼苗具有较强的游泳和捕食能力时,即可发塘。 4.苗种的培育 苗种培育与日常管理与鲤鱼基本相同。苗种池可选旧鳗池或旧鳖池,面积400m2~800m2,池子水深1.2m左右,注排水方便,适量淤泥,每池配增氧机1~2台。下苗前10天,用生石灰50kg/亩消毒,然后施入发酵、消毒后的猪粪400kg~500kg/亩(使用化肥也可以),再注入水50cm,接入藻种,这样水很快就会呈中绿色并有大量的轮虫、枝角类等,能满足鱼苗的需要。每亩可放养水花15万尾,每10万尾鱼苗每天可投喂2kg黄豆的豆浆,分2次投喂,随着鱼苗长大,水位提高,豆浆可逐渐增加。每天还可搭配投喂1次鳗鱼饵料,每次100g~400g。这样经20天左右饲养,鱼苗可长成3cm左右的夏花鱼苗,这时可进行首次筛选发售或分级饲养。 5.鱼苗的筛选大正三色,红白锦鲤长到60日龄,体长8cm~10cm时,体色明显,基本定型,这时可进行等级筛选。锦鲤筛选前要进行2次~3次的拉网锻炼,然后再进行筛选,优留劣汰。筛选的标准:保留品种特征明显,体质健壮,体型修长,色泽鲜艳、色块呈云朵状,鱼鳞完美无杂斑为佳。淘汰畸形,色泽暗淡,生长不好,杂色的个体。陈一通 厦门市集美区水技站 361021( 佚名)

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 之二 室内饲养金鱼技术 金鱼养殖技术讲座(二)
如何做好水鱼健康养殖 发展特种水产养殖注意啥 乌鱼及其养殖技术
锦鲤养殖技术 金鱼的繁殖-金鱼的产卵 金鱼养殖技术讲座(六)
怎样治疗金鱼烂鳃病 庭院养鱼经验谈 金鱼的疾病防治-鱼病发

分享到:


加入收藏】【  】【关闭

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及时处理,谢谢
中华园林网版权所有 2005-2006 |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| 法律声明 | 服务条款 | 隐私声明 | 联系我们
中华园林网版权所有 2005-2006 | 客服电话:0571-89900732
中华园林网客服QQ:623973149
supply.xml